为进一步夯实消毒供应质量控制工作,推动消毒供应中心(CSSD)管理朝着精细化方向迈进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24年9月18日正式发布《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(2024年版)》,构建了一套涵盖8项核心指标的完整质量把控体系。 近期,国家卫健委在此基础上发布消毒供应质量控制补充指标通知(2025版),核心聚焦消毒供应外包委托服务 。
2025年新增6项委外服务专项指标(强化外包质量管理)
随着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普及,2025年国家卫健委进一步补充了6项针对委外服务的核心指标,以强化外包机构的质量监管:
1. 复用医疗器械委托合同执行率
评估委外机构是否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标准、交付时效等,确保服务质量和响应能力。

2. 复用医疗器械预处理合格率
规范临床科室或外包机构对使用后器械的初步清洁处理,避免残留污物影响后续灭菌效果。

3. 灭菌包非计划返回率
监测因灭菌失败、包装破损等问题导致的非计划返回情况,及时发现流程漏洞并优化。

4. 器械相关意外事件发生率
统计器械丢失、错发、破损等事件,全面评估外包服务的安全性,降低医疗风险。

5. 运输工具清洁消毒合格率
确保运输车辆、容器的清洁消毒符合标准,防止器械在转运过程中被污染。

6. 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率(选填)
要求外包机构人员持证上岗,定期培训,确保操作符合国家规范,提升服务专业性。

历史指标回顾:2024年版8项核心指标(全方位保障消毒供应质量)
结构指标(组织管理与资源保障)
1、复用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率:衡量医疗机构对复用器械集中处理的覆盖程度,集中管理可减少交叉感染风险,提升标准化水平。
2、设备设施定期维护/检测完成率:确保灭菌器、清洗机等关键设备运行稳定,避免因设备故障影响灭菌效果。
人力资源指标
3、继续教育率:反映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更新情况,持续培训是适应新技术、新标准的关键。
4、从业人员离职(岗)率:评估团队稳定性,过高离职率可能影响服务连续性和质量。
过程指标(清洗与包装环节)
5、器械清洗效果定期抽检合格率(选填):监测去污质量,确保后续灭菌有效性,是预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线。
6、植入物及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返还合格率:针对高风险器械,保障手术安全,减少术后感染风险。
7、包装合格率:规范包装流程,避免灭菌后二次污染,维持无菌屏障完整性。
结果指标(灭菌质量)
8、过氧化氢(等离子体)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:直接验证灭菌效果,确保器械达到临床使用安全标准。